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前召开,可能是在外部不确定性上升、债市利率调整幅度较大的背景下,央行需要及时研判形势、调整政策。
2.会议强调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、针对性、有效性,以平滑经济波动,解决结构性问题。
3.由于财政政策发力、债券发行放量,央行可能会在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降准,在年中降息。
4.此外,会议新增“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”的表述,旨在通过强化监督确保政策效果充分落地。
5.最后,会议提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,包括降准、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政策利率等措施。
央行通常在每季度最后一周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,但此次例会在3月18日召开,较往常提早一周。
之所以提前,可能是在外部不确定性上升、债市利率调整幅度较大的背景下,央行需要及时研判形势、调整政策,并与相关部门沟通,向市场传递稳预期信号。
“前瞻性、针对性、有效性”在去年四季度例会通稿中已经出现,此次属于重申。
所谓前瞻性,即基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研判,提前调一竞技网站,整政策以平滑经济波动,走在市场曲线前面,而不是对已发生情况的被动反应。
所谓针对性,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定向作用于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解决结构性问题,避免“大水漫灌”带来的资源错配。
降准降息的落地要综合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。必要性一看基本面竞技宝JJB官方入口,即经济运行态势怎么样,二看金融市场,即资本市场有没有波动,需不需要配合债券发行。
可行性主要看三点:一是人民币汇率稳不稳,如果汇率稳定甚至强势,对货币宽松的掣肘就会减弱;二是商业银行的净息差,如果能够同时引导存贷款利率同时下降,保持净息差稳定,内部掣肘就会减弱;三是今年年初央行比较关注的,债市会不会提前抢跑,提前透支宽松空间并导致风险上升。
目前来看,降准可能会在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。主要由于财政政策发力,债券发行放量竞技宝JJB官方入口,需要强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。
降息可能会在年中。考虑到特朗普加征关税对经济的负向冲击可能会在年中逐渐显现,美联储也可能会在年中落地降息,我国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会上升。
四、会议提到“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”新增了“监督”的表述。这是基于怎样的考量?当前利率政策执行方面是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?
新增“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”的表述,旨在通过强化监督确保政策效果充分落地。
这一调整反映了央行对政策执行效率的更高要求,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背景下,需进一步打通政策利率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链条。
比如去年叫停的手工补息会不会卷土重来,特别是当前银行缺负债的情况下会不会以变相方式出现。
比如资金空转与套利风险,企业低息贷款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或者违规流入资本市场。
比如长期债券收益率的非理性波动竞技宝JJB官方入口。类似于年初的债市抢跑,透支货币宽松空间,而且积累金融风险。
五、例会提出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”,与上季度的“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”不同,传递了怎样的信号?如果要持续有效“降成本”,有怎样的发力方向?
扩充至“社会”,意味着融资成本调控范围从企业和居民扩展到包括政府部门在内,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。
删去“稳”的表述,直接要求“下降”,显示央行对降低融资成本的紧迫性增强。央行期待通过更积极的成本下行刺激经济活动。
降成本的发力方向,一是降准,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,进而传导至实体经济;二是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,如下调再贷款利率等;三是降低政策利率,进而传导至LPR。
六、会议提到,“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、评估债市运行情况”。将债市运行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是基于怎样的考量?
这句话在两会上潘行长答记者问时曾经提到过,后面跟的是“及时向市场参与机构提示风险,强化监管协同,有效弱化和阻断风险的累积”。
宏观审慎管理是央行宏观调控的双支柱之一,核心考量就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,将债市纳入宏观审慎管理,就是要观察、评估债市风险,并采取适当措施弱化或阻断风险积累。
将债市纳入宏观审慎管理,央行的考虑包括:一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。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存在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,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;二是防范资金空转。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,促进经济复苏,而不是在银行间市场空转。
七、一季度例会重点强调了工具创新、风险防范和政策力度,您分析接下来央行在哪些方面可能会有相应的动作?
会议明确提出“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”,重点支持科技创新、消费和外贸领域。
可能包括:优化现有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,扩大适用范围或降低资金利率;推出定向支持消费复苏的专项工具(如消费信贷补贴或消费券配套融资支持);针对外贸企业汇率风险对冲或供应链融资需求,设计跨境金融服务工具。
优先通过结构性降息(如调降支小再贷款利率)引导信贷投向;结合经济数据波动,二季度可能实施全面降准或政策利率下调。
资本市场将常态化使用“互换便利”和“股票一竞技网站,回购增持再贷款”工具,扩大备选机构池规模,探索平准基金等制度安排。
汇市将强化“三个坚决”导向,通过逆周期因子调节、外汇风险准备金等工具遏制单边预期。
债市将从宏观审慎角度监测长债收益率波动,必要时通过国债买卖操作平滑市场波动。